新闻中心
杏宇账号注册官网:追本溯源 山东、福建、江西中华文明寻根之旅
走在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岩前村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可以看到一廊万寿十二景,树绿花红果香的生态文明和历史文明景观。
北有周口店,南有万寿岩。22年后,万寿岩遗址逐步建成了福建省唯一的旧石器时代博物馆、福建省唯一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第三届中国考古学会议宣布,万寿岩遗址已成为中国五个优秀的考古遗址保护项目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期考古工作取得了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
实证历史
努力打磨海岱考古品牌
这是今年两座女墓出土的陶器。虽然这些陶器损坏了一些,但从陶器的摆放和布局来看,它们具有明显的分类特征。近日,山东滕州岗上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朱超及其同事在鲁中南文物保护考古研究中心进行陶器修复。朱超放下修复工具,向记者介绍,墓主随葬品的分类,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文明意识的觉醒。
岗位位于山东省滕州市东沙河街陈岗村东部的两岸。2021年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被考古专家称为海岱地区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实证。对考古中国重大科研项目海岱地区文明海岱地区文明进程研究的重要收获。这一发现对了解大汶口在岗位上的社会组织结构和礼制,以及海岱地区文明和早期国家起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山东是中华文明和儒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自1928年发现城子崖遗址以来,山东考古经历了百年的历的历程。一代又一代的考古学家不断奋斗,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考古文化发展序列,如扁平洞遗迹-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新时代,山东考古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考古队伍、科技能力、管理水平、重要发现、研究解释成果、人类起源、农业起源、中华文明起源发展、早期国家诞生、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
2012年以来,国家文物局设立了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山东省海岱地区古代文明进程研究和海岱地区夏商西周考古研究两个项目入选。同时,山东省参与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二至第五阶段的研究。围绕大遗址保护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对汶上南旺分水枢纽、曲阜鲁国故城、泰安大汶口、临淄齐国故城、章丘城子崖、章丘焦家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考古调查发掘威海湾一号甲午沉船遗址、利津铁门关等遗址。
2021年10月,第三届中国考古大会公布了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章丘城子崖遗址、临淄齐国故城、曲阜鲁国故城、临沂银雀山汉墓、青州龙兴寺遗址等6项百年百年考古发现。十年来,考古发掘项目解决了相关领域的重要学术问题,取得了新的突破,证实了海岱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山东省文化旅游厅厅长、省文物局局长王磊表示,要以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风格的考古为总体目标,努力打磨海岱考古品牌,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和解释,创造山东考古事业的新辉煌,为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新贡献,促进新时期文物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传承文明
展示中华文明辉煌成就
乐平南窑唐代窑址、鹰潭龙虎山清宫遗址、南昌西汉海刘贺墓、樟树国字山战国墓……在江西省鄱阳地区,重大考古成果被选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特别是南昌西汉海包括考古领域的所有奖项,成为科技考古和公共考古的国家典范。
江西位于长江中下游的过渡区。自古以来,它就是人类繁殖的肥沃土壤,也是中国古代文明交流与整合的重要领域。它在中国文明多元化一体化模式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十年来,江西文物考古学家围绕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的重大项目,推进了区域文明进程的研究,不断出现新的考古发现。
对于旧石器时代,江西考古专家于2015年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安义舒家垄遗址,将江西人类历史追溯到50万年前;2020年,我国南方石制品分布最密集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荒野遗址之一——高安上湖遗址,为了解长江中下游古代祖先的技术适应策略和生活方式提供重要信息;在涂鸦流域网红土地层发现手斧工具填补了华南手斧工业空间分布的空白;清江盆地发现了大量小型石石工业遗址,揭示了南方石工业转型和南北人口迁移交流的过程。
对于新石器时代来说,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陶器和世界上最早的稻植硅石,距今约2万年,实证了江西是稻作农业的起源地之一。被评为2012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靖安虎墩遗址发现了长江中游最早的彩陶和中国最早的火葬墓;黄锅底山、金溪釜山遗址、抚河流域、清江盆地等考古发掘和考古调查,为改善江西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序列提供了重要信息。
夏商周时期,九江荞麦岭遗址发现的许多遗迹和二里头文化器物,对长江中游南岸夏商文化南渐和江西早期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樟树国字山墓填补了江西东周考古的诸多空白,为研究吴头楚尾的江西地区演变和中华文明多元化融合的历史进程提供了直接证据。
江西文物考古工作者还积极参与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长江中下游早期水稻农业社会形成等考古中国重大课题,深化区域文化变化和文明进程研究,为江西省中国文明探索奠定基础。
江西省文化旅游部主任梅也表示,江西考古工作将加快江西早期文明进程研究,推动考古成果解释转化,努力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风格的考古学做出贡献。
把根留住
精心守护共同精神家园
近日,厦门大学宣布,学校科技考古实验室副教授葛伟的团队揭露了江西省靖安虎墩遗址的一批墓葬,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最早的火葬墓。
厦门大学考古学家发现,在4800年至44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国已经有了火葬行为,至少比之前有文字记载的火葬习俗提前了2000年。
福建位于东南沿海地区,是一个文化遗产大省,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自中共十八届全国代表大会以来,福建省专门成立了福建考古研究所,并对历史遗址进行了相对系统和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和探索。今年9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与福建考古研究所等部门正式启动了元代漳州圣杯屿沉船的水下考古工作,为福建考古写了新的篇章。
一系列的考古调查和系统的考古发掘极大地促进了福建史前考古的发展,为探索南岛语起源于福建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两岸考古界的交流与合作。
走在福建泉州的街道上,历史随处可见,仿佛梦回宋元。多年来,这座古城开展了一系列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利用,将中国文化的独特声音传递给世界。
泉州安溪青阳下草浦冶铁遗址是我国第一个科学系统考古发掘、块炼铁、生铁冶炼并存的冶炼遗址。以安溪青阳下草浦为代表的冶铁作坊,与晋江下游的冶炼铸造作坊共同构成了宋元泉州完整的冶铁产业链。铁制品由古道和内河航运输出,从泉州港出发进入大海。
今年8月,中韩外长在青岛即墨古城举行会谈,让即墨这座焕新的千年古城走向聚光灯。
原即墨古城规划建设指挥部文化组成员陈海波说:即墨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名传2000多年、延续至今、城址依然存在的城市之一。。即墨在公元前567年齐置已有2500多年。现场古城建于隋开皇时期,也有1400多年的历史。
十多年前,即墨古城因其落后的基础设施和肮脏的环境而受到批评。2013年,当地政府满足了群众的期望,即墨古城改造全面启动。经过六年的建设,即墨古城形成了一城、两街、十景、十三广场的整体模式。东西门里街是主要的商业步行街,分布着县政府、寺庙、学术宫等公共文化建筑,成为青岛文化旅游的新地标。
陈海波说:古城作为区域历史文化的现实载体,必须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有的历史特征;同时,根据现实生活的需要,科学植入现代城市功能和时尚生活元素,努力实现新功能植入与传统文化保护的有机统一。
(本报记者赵秋丽、胡晓军、高建进、李志臣、马跃华、冯帆、李玉兰、朱楠、冯家照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叶攀】
本文由杏宇平台账号注册【官网】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 http://ilahin.com/news/79.html